牛津步行之旅

 

在一個仲夏日的早上 ,  我在倫敦搭乘開往英國東南部的火車

一個多小時後  , 我抵達了牛津大學城

這個古城 , 我響往很久了

下車後  ,  我就迫不急待的往前衝

一下子, 就步出了火車站

向東望去  ,  盡是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建築物

是的 ,  這是一座八百多年的古城

此刻 , 幸運的我 ,  終於投入她的懷抱

 

 

以前造訪劍橋大學城時 ,  一想起大詩人徐志摩的散文 ,  心就飄起來了

這回  ,  到了牛津 ,  另一位旅遊前輩-蔣彝先生 ,  更不讓徐志摩的散文專美於前

真的,  在火車上的時候,  蔣彝先生的牛津畫記  ,早就讓我的心飛揚起來了

 

 

牛津步行之旅  -第二集-

 

  那馥郁的花園

那美麗的女神

  

 一切花草的嬌容

和芳香

從沒消逝、變化

變化的

只有我們自身」

 

這是詩人雪萊對牛津的的禮讚。

 

 旅遊前輩-蔣彝先生 , 1924年造訪牛津,   深為牛津之美所感動

因此 ,  早在1924蔣彝的畫記裡 , 就引用了雪萊這首詩。

73個年頭過了,  我浪跡在牛津大街小巷裡。

而我發現  ,   今日牛津之美,73年前牛津之美相比較  , 是一點也不遜色呵 。

而且,  在英語變成世界語的今天  ,牛津比往年更受世人喜愛呢。

 

各位看官 , 咱們牛津的步行之旅  , 將從觀光局資訊中心辦公室前展開

首先  準備一張彩色地圖(實景圖

 

現在 , 請跟著Vincent走吧

 

 

牛津步行之旅  -第三集-

從倫敦到牛津 除了搭火車  還可搭乘巴士

巴士車站位於火車站之東

兩車站之間, 距離不遠 走路約十分鐘可以到達

途中可以看到牛津之旅第一個觀光景點 西若(Hythe)

西若橋不長約十公尺而已

 但橋下的河卻很有名 叫泰晤士河(River   Thames)       

看來很小嗯 可是  流啊流啊 流到倫敦,它就變成大河了

記得倫敦塔橋吧 橋面橫跨泰晤士河  寬度大概有兩百來公尺了

西若橋不久,來到「沃榭斯特(Worcester)街」, 街旁, 就是巴士車站了

巴士車站斜對面 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大樓一樓旅遊資訊中心是也

請索取一張牛津簡圖, then,

Let’s  go

 

 

 

牛津步行之旅  - No . 4 -

 

咱們走出「旅遊資訊中心」後,北側「格羅西斯特Gloucester綠地」。

在「綠地」盡頭左轉進入了一座廣場(禮拜三是跳蚤市場)

廣場的盡頭,是「格羅西斯街」(Gloucester  Street)

這條街,有有一家playhouse戲院(以前是消防隊大樓)、一棟 hands-on式科學展覽館。

在「格羅西斯街」南端盡頭,  是「喬治街」。

過「喬治街」,走進「新客棧會館路」(New  Inn  Hall Street)

這條街的右邊是聖彼得學院,是牛津「年輕」的學院之一。

1929才成立的, 專門讓經濟情況較差的學生就讀。

著名的畢業生, 包括黎維藍奧德雷(Reverend  Audrey)與彼得萊特(PeterWright)

走到「新客棧會館路」盡頭,是波昂廣場(取名自牛津的姐妹鎮)

從波昂廣場向右轉, 到了皇后街, 女士小姐們眼睛不禁亮了起來(血拼區是也)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5

牛津步行之旅  No .5

皇后街在牛津, 名氣是響噹噹的 , 但皇后街只有長幾十公尺而已。

東起自波昂廣場,西至「卡法克斯Carfax (四叉路口)

在波昂廣場東南角落 , 矗立著嶄新的「西門(Westgate)購物中心」 。

在波昂廣場西北方, 則是文藝復興式的 「克拉倫登(Clerendon )購物中心」 。

 

西門購物中心是新式的,  克拉倫登購物中心是舊式的 

新 、 舊購物中心,都在同一條皇后街上。

嗯,  想不成為「shopping  Queen 」也難。

  享受購物快感之後,稍佐以 「古跡之旅」,如何﹖

O K

請站在「卡法克斯 」(四叉路口)旁, 沿東北方向往上看。

這時,一棟八層樓高的方形塔樓,赫然出現在眼前。

這塔樓為聖馬丁教堂的附屬建築物。

十四世紀蓋的。

這塔樓是一定要看的啦

從塔樓最頂端鳥瞰牛津全景牛津八景之一 千萬不可錯過

(待續)

 妙不可言

 

 

牛津步行之旅  No 6

從塔樓下來之後 皇后街底右轉 就進入了本市最長的聖阿爾黛特St Aldates

聖阿爾黛特街盡頭 富麗(Folly)」,橋下是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流到這一帶 已變得相當寬廣了

河中有四座個拱橋橋墩 還有一座小島

小島旁 就是出租小舟的地方

 

在聖阿爾黛特街前端西側  有一棟維多利亞式的建築 那就是牛津市政廳

稍忘往前走 與市政廳緊鄰著的 是全英國一流的牛津博物館

(入口是在藍豬街Blue  Boar  )

館內有牛津歷史繪圖  ,題材從史前時代到現在鉅細靡遺

接著,咱們要注意前面路口。

這路叫「佩恩布洛克街」。 

「佩恩布洛克街旁, 就是「聖阿爾黛特教堂(聖阿爾黛特街名子的來源)

而「聖阿爾黛特教堂」旁,就是「佩恩布洛克街廣場」。

原來 ,聖阿爾黛特街的名稱 是從教堂來的

教堂、廣場以東,到聖耶璧街(St  Ebbes’s  Street ), 就是「佩恩布洛克街學院」校區。

「佩恩布洛克學院」大門入口在聖耶璧街路(St  Ebbes’s  Street )﹔成立於1624年﹔最有名的畢業生是文藝評論家 撒姆爾. 姜森(Samuel  John)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7

 

聖阿爾黛特教堂」背面 , 正好面對「基督教會學院 」的大門(中間是聖阿爾黛特街)

 

 基督教堂學院的後面,是「基督教會主教堂」─  牛津最壯觀的一座教堂。

本來,「基督教會學院 」是「沃賽伊樞機主教」在1525創辦的。

 

1529年,亨利八世」要和亞拉崗公主( : 亞拉崗是今日西班牙一部份﹔ 但當時

尚未與西班牙合併)結婚。

 

「沃賽伊」唱反調, 被亨利八世打入冷宮。

1532年,亨利八世接管, 改名為「亨利八世學院」。

1532年,亨利八世恢復「基督教堂學院 」舊名,  同時,又把教堂升格為大主教堂。

從此,教堂身兼兩種身份 : 既是大學禮拜堂,又是牛津大主教堂。

(待續)

.

 

牛津步行之旅  No 8

 

-此塔樓乃是克里斯托夫.伍倫(Christopher Wren)1681年設計的。

「湯姆老鐘」重7英噸, 每晚九點五分開始響,響101次。

牛津大學除了35個學院以外,  還有64個研究機構,  兩者的基金會一共是105個。

因此,「湯姆老鐘」每響一次,就代表對每一個基金會的感恩。

至於為什麼選在晚上九點五分, 是因為牛津為位於格林威治以西,與標準時間差5分鐘 。

據說,這是牛津的嚴謹治學精神的反射 ,可不是固執喔。

「湯姆老鐘」原來的名子叫「歐士尼老鐘」。

它屬於歐士尼(Oseney)教堂(在牛津的西邊)所有。

1536年 , 「基督教會學院 」把「歐士尼老鐘」溶解 , 重新鑄造 ,變成「湯姆老鐘」。

取名「湯姆老鐘」, 並非紀念原創辦人「沃賽伊」樞機主教,而是紀念坎特伯利地區的「貝其特Becket」樞機主教。

「沃賽伊」樞機主教 」與「貝其特」樞機主教的名子,都叫「湯姆Tom(湯姆是湯瑪斯Tomas的暱稱) (「貝其特」樞機主教在1170年被亨利七世的親信謀殺)

在「湯姆鐘樓 」屋頂北側有一個,「道吉森室Dodgeson」。

這是卡羅爾(愛麗斯漫遊記作者)在「基督教會學院 」住所。

「道吉森室Dodgeson」是數學教授。

卡羅爾有個小女兒 

道吉森很疼她。

常為她在花園照相。

愛麗斯漫遊記原稿就這樣產生了。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9

 

「湯姆鐘樓 」與「基督教會主教堂」之間,是「湯姆方庭 」。

此方庭 長264英呎, 寬261英呎﹔比台北的中山足球場還大,在牛津城,也算是第一大。

方庭南側,是大禮堂和廚房。

這一部份,  是「沃賽伊樞機主教」最早蓋好的。

最早,按照「沃賽伊樞機主教」的理想, 是整棟建築物全部都要有迴廊(除了作學問 , 也得常步行 ,以保安康啊)

但是,當樞機主教在世時,他只完成了東南西三翼的部份  ,北翼部份,則是在其死後130年才完成的。

方庭內,有一個大圓型的步道  

大圓型的步道內,又有一個十字型步道。

 正中央, 則是一個圓型池塘。

池塘上的神像是信使神(Mercury,羅馬名為Hermes﹔ 祂也是商業之神、  道路守護神。

這神像是1928年重新雕塑的。

原神像在1817毀損。

「兇手」是本學院的「高材生」,  他,就是日後有名的「德比Derby」公爵。

再來 , 「基督教會學院 」最精彩的部份,是對「基督教堂 」與水木蓊鬱的「院長寓所花園(Deanery  garden) 」。

先介紹院長寓所,

它位於方庭東北角落

屋頂有槍眼短牆)

內戰時,曾是英王查理一世的住所 。

再看院長寓所花園園(Deanery  garden)

它並不在院長寓所旁邊。

而是位於「基督教會」南北兩側。

在到花園之前,咱們會先看到南翼。

到南翼正門上方,有一座雕象。

他是以前的院長之一 ,名叫「約翰慧爾(John Fell)

他的稱號滿特別的 ─  「鴨霸院長」。

(  唉,幸虧  ,咱們寶島也有一位「流氓教授」 )

「鴨霸院長」的父親叫撒姆爾, 也很有名。

 因為他設計了「基督教會學院 」的大禮堂

本花園除了是愛麗絲漫遊記的背景地之外 , 花園北端還有一座「肖像美術館」。

 而在肖像美術館右側」,  則是「坎特伯利方庭」。

這方庭的名稱,是呼應正門的「湯姆 」的。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0

遊客無法從「湯姆方庭 」直接進入大教堂。

請走出「湯姆鐘樓 」 ,沿著聖阿爾黛特街向前走

一會兒,看到「戰爭紀念公園(1925年蓋的)」了喔。

公園旁 , 就是「寬寬步道(The  broad  walk)」。

進入寬寬步道之前,  先到「愛麗絲商店」拍一張照片吧。

「愛麗絲商店」就在「戰爭紀念公園」的對面。

在「愛麗絲漫遊記」裡的「透過鏡子Through the looking」這一章,出現了「老羊的店」的場景(由田尼爾爵士Sir John Tenniel插畫)

這「老羊的店」就是現在大家忙著拍照的「愛麗絲商店」

  Keep walking 

 

進了步道,不遠處左邊,有一棟長條型的四層樓高的「草原樓(Meadow Building) 」。

「草原樓(Meadow Building) 」正中間那門 ,才能通往大教堂及院長寓所花園。

 

主教堂的唱詩班席位是15世紀添加的。

圓頂下的圓梁天花板結構堪稱一絕。

唱詩班席位隔壁是拉丁禮拜堂。

禮拜堂內,彩繪玻璃是「柏尼瓊斯巴(Edward  Burne-Jones)

1877年的作品。

繪畫主題,是關於聖弗來茲惟德(St. Frideswide)一生的故事。

聖弗來茲惟德(St. Frideswide)的生涯,既偉大且充滿戲劇性。

而聖人傳紀中的 「賓榭伊(Binsey)之井」,正是「愛麗絲漫遊記」裏頭的「糖蜜之井」。

祭壇旁,彩繪聖凱瑟琳之窗也滿有意思的。

作者摩里斯 ( Morris  William)反而將「愛麗絲漫遊記」 裏頭的「愛麗絲」的姊姊。

「愛狄絲  Edith Liddel  升格成  「聖女」。

(

柏尼瓊斯巴和摩里斯倆人的作品,屬於「前拉斐爾風格」。

惟美的傑作 , 在主教堂到處可見。

以上 , 講的是 視覺享受。

咱們順便要介紹另外一種享受。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1

基督教會學院除了重視「視覺享受」,也重視「飲食享受

君未聞「豐足的生活與學習同等重要」乎﹖

此「豐足的生活」,即指「飲食」而言

古人說:倉廩足而知榮辱

「重吃」,也是牛津的傳統之一。

「沃賽伊」樞機主教深諳個中三昧

 因此,當他大興土木時 ,最早蓋好的 ,就是大餐廳,和廚房

大餐廳牆壁上有一土拉庫(truck)傑出校友的畫像(有的是大師「雷諾」畫的,有的是另一位大師「肯恩斯伯羅」畫的) 。如 : 約翰威司理(John  Wesley)  威廉扁(William Penn,美國賓州大學創辦人) 良相佐國的「格雷斯頓」首相( William Gladstone) 、哲學大師洛克(John Lock )及其他十二位英國首相畫像。

 

除此之外,有兩幅畫像,更要一睹為快。。

1) 院長、教授專用餐桌上方的亨利八世畫像(本院創辦人)

2)、大門旁的道吉森(數學教授)畫像。)( June 20 )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2

 

走出寬寬步道,好不容易把大男人主義的亨利八世那幅嘴臉從記憶抹去。

沿著石牆邊 左轉進入美爾頓小樹林(Mertom  Grove)

穿過鐵門 裡面有兩所學院

右手邊 是爾頓街學院(Mertom  St.);左手邊  是「 基督聖體學院」。

咱們先參觀「 基督聖體學院」。

  

作者的母校以中國文化的研究聞名 而基督聖體學院則以希臘、拉丁文化的研究聞名;

中國文化是講求人文主義的,而古希臘、羅馬文化  一樣是講求人文主義的。

想不到兩者的英文簡稱都叫  C.C. C;而且兩者都是人文學術重鎮。

這是巧合 也頗具意義。

  基督聖體學院的英文全名是:“  Corpus   Christ Colledge  

 因此簡稱為    C.C. C.” 。

 而中國文化學院的英文全名是:“ Col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因此,也簡稱為    C.C. C.” 。

「 基督聖體學院」是溫契斯特主教佛克錫」( Richard  Foxe)1517年創立的。

佛克錫」採取開放自由的精神,十分重視古希臘文 、拉丁文教學。

「依拉斯謨(Desiderius  Erasmus)」 是荷蘭偉大的哲學家 。

他是人文大師。

十六世紀他曾在這裡授課 ,他極推崇佛克錫。

 

「 基督聖體學院」有兩個參觀點。

第一是「 基督聖體學院」的地標    日晷儀。

日晷儀在方庭內的一根柱子上。

在多利亞式的柱頭上方  有四面日晷儀。

日晷儀中間  鑲嵌著校徽。

更醒目的是柱頭上方 還有一隻鵜鶘銅雕。

鵜鶘在餵食雛鳥期間 若覓食不着輒以胸血餵食雛鳥。

因此鵜鶘 是慈愛的象徵。

人文學術是什麼?

一言以蔽之   :「慈悲為懷。」

而有陽光的地方  即有慈愛。

這就是“  C.C. C.”精神。

 

其次 在評議會大樓後面有一座花園 樺樹滿佈,綠意盎然

 往東南側低處看去,可以飽覽愛麗絲鍾愛的花園。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3

咱們剛剛是從後門的美爾頓小樹林(Mertom Grove)來到「基督聖體學院」的。

其實,「基督聖體學院」的正門,是美爾頓街。

美爾頓學院約占於美爾頓街總長度的八成。

美爾頓街最引人注目的,是美爾頓學院禮拜堂。

往禮拜堂前方再走幾步,有一座塔樓。

這座塔樓的門,就是美爾頓學院的入口。

美爾頓學院是1264年英格蘭大法官「美爾頓(Walter de Merton)先生創辦的,

它是牛津最古老的學院之一。

(Vincent母校「文化學院」是1962年成立的,比美爾頓學院禮晚七百多年」。

不過,咱們也不宜妄自菲薄。

因為,早在公元一世紀,「劉徹」就在西安創辦了一所國立大學。

劉徹是誰   ?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4

 

劉徹,就是漢武帝(157~公元87)

閒話休提 言歸正傳

1264 英格蘭大法官「美爾頓華爾特(Walter de , Merton 以其蘇瑞伊郡(Surrey」之產業收入成立一個小的學術團體。

現有校舍大部份興建於十五世紀到十七世紀之間。

 不過 摩布中庭則興建於十四世紀 是牛津大學最古老建築物。

 與其他古老學院一樣,  美爾頓學院設有各種系研究所,  讓本院少數優秀大學畢業生得以繼續深

大門竈龕中央那座雕像是美爾頓學院的守護神「施洗者約翰」(為耶穌主持受洗禮者)

 「施洗者約翰」,旁邊的雕像,則是亨利八世

這裡的「方庭 」與眾不同---不夠安靜。

建築物從十善世紀的 到十九世紀的都有。 因此 建材五花八門。

不過」,美爾頓學院也有過人之處---中世紀的摩布方庭 」。

摩布方庭 是牛津的「開山之作 」,是牛津所有方庭的 範本  

摩布方庭 前身是由一家客棧擴建的。

北翼建築和東翼建築(宿舍)首先落成 時間是1311年。

接著蓋南翼及西翼,作圖書館之用

這圖書館不但美崙美奐 歷史也最悠久。

在中世紀時,它就是全英格蘭第一座的圖書館

(週一~週五,下午兩點~四點開放,

有工友響導*至多五名遊客)

圖書館入口,在摩布方庭 」西南角。

入口旁有一棵老橡樹。

仔細瞧喔。

 這棵老橡樹可真具有歷史意義呢﹗

從前 老橡樹原來種在亨利一世的家---「博孟特街皇宮(Beaumont Palace) (原址在公路局車站稍北的博孟特街) 的。

圖書館的結構是階梯上昇式的 呈現強烈的中世紀風格。

不過  興建時間拖很久 (1379年才完工) 因此 也羼雜著別種建築風格。

舉例說 天花板是木造的  都鐸式(Tudor)的。

鑲板、 灰泥塗抹工藝也是在十五世紀下半葉及十六世紀上半葉才開始流行的。

 

圖書館的最寶貴的是手稿匣(上了鎖)

還有 天體觀測儀 它是喬叟研究用的。

這天體觀測儀當出並沒發現什麼新的星球。

 之所以有名 是因為喬叟(Chaucer)

他的詩在英國太有名了。

另外  還有英國第一部在威爾斯印刷的聖經 也陳列於此。

 著名校友則有: 威廉哈維( William Harvey ) 啤爾波赫姆爵士(Max Beerbohm )  詩人艾略特 ( T. S. Eliot 以「荒」原聞名於世   )    托爾開恩(I. R. R. Tolkien) 、「皮爾玻荷姆 (Max Beerbohm Room) 」等。

其次是實體書。

除了英國本土的還有義大利、 德國的善本書呢

圖書館隔壁房間,是皮爾玻荷姆 (Max Beerbohm Room)

這兒展示諷刺畫家「皮爾玻荷」全部諷刺畫的手稿。

皮爾玻荷美爾頓學院高材生。

1912年發表 “ Zuleika Dobosn ”的漫畫 敘述牛津大學生涯。

發表後 一時洛陽紙貴。

除了學院本身以外,禮拜堂也是一定要看的

禮拜堂的唱詩座席是十三世紀晚期風格,乃英國裝飾建築的經典之作

  教堂外翼禮拜堂是十四世紀到十五世紀興建的,乃英國垂立士式建築的經典之作

 

教堂外翼十分龐大

  按原計劃,  內部本堂的規模,應該與外翼一樣大,才會對稱

但事實不然

推測原因,可能是一來資金不足, 再者, 空間也不夠

幸好, 這種結構卻成為時尚 ,後來成立的學院都把它奉為美學圭臬哩

 

好,外行的,看熱鬧﹔

內行的,   看門道

看完結構再看美術之美

 注意看囉﹗

東邊的彩繪玻璃,  是全牛津最美的

而且,到今天為止,玻璃從沒換過

西牆紀念碑是玻德列伊爵士(Sir Thomas Bodley) 雕像

往後,還有景點跟這位爵士有關,到時再作介紹

離開這兒之前,好像有團員對牆上的彩繪雙木槳感到好奇喔

 

莫非,美爾頓學院也紀念屈原﹖

非也

蓋,美爾頓學院離洽味河(River Cherwell很近

所以,同學們常練習划舟

因此,常得到牛津第一名

前不久,來華參加習划舟比賽,

奪魁的,就是美爾頓學院隊的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5

 

美爾頓學街東邊走到底, 是「 基督教會學院

稍北處 「奧瑞爾」廣場。

「奧瑞爾」廣場西側 是「奧瑞爾學院」。

奧瑞爾學院成立於西元1326年 古蹟多 但不開放觀光。

奧瑞爾 名稱又二 一是建築物的突窗

二是聖母的別號(因為聖母教堂在羅德大樓對面)

從「奧瑞爾」廣場往前走 右邊是「奧瑞爾街」。

左邊是德華國王街 ﹔兩條街都通 高街  (High  Street). 」。

高街咱們將會看到 羅德大樓

這棟大樓比較新」  1911年蓋的 。

羅德大樓取名自英國到南非拓荒先驅 色希耳羅德( Cecil  Rhodes)」。

此君出身奧瑞爾學院 故把半數財產捐給母校。

其他傑出校友 還有冒險家   伊利薩伯單(Elizabethan)」、   勇士 華特拉雷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詩人兼文學評論家 馬太阿諾Mattthew  Arnold」、 作家「耶律米泰勒(Jeremy  Taylor  Arnold」、 自然學家基爾博懷特(Gilbert  White」 。

牛津步行之旅 No 16

 

羅德大樓西緣有一條小巷  梅派巷(Magpie  lane) 」。

 經由梅派巷 咱們又回到美爾頓街

就在美爾頓學院塔門正對面 有一棟名稱很奇怪的建築物  : 郵政大臣本堂(Postmasters   Hall  ) 」。

北邊(Ma

1290年開始此廳即就由美爾頓學院管理。不過此廳與郵政服務無關 字源來自「靠配給食物維生的人(portionists) 」。

當初 窮學究 就窮則變  變則通

這種變通的辦法  行之有年」  一直到1575年。

(待續)

過了郵局局長廳  左邊有一個庭院入口。

入口有止步的柵欄  裡面  是名副其實的網球場。

這兒是草皮網球賽的先驅  16  第一場草皮網球賽敬就是在此舉行的。

 這網球場不對外開放  但可參觀    職業網球好手之店  有手工網球 。

只要預約  店裡也提供講課  展示網球相關資訊頗值一遊。

的 沿美爾頓街走  左轉 巍巍然的考試學校大樓出現眼前。

這大樓是1882年興建的。

此地為研究所在五六月舉行畢業典禮的地方。

 

右轉 進入  高街  一直向前走  走到植物園 住這是英國第一家教學植物園。

 

 

牛津步行之旅 No 17

  高街太熱鬧了

 而且 現在大家都有一點累了

  這時 靜靜的植物園 就仿佛是天堂了。

植物園成立於1621年。

成立的宗旨 是研究藥草

 因此: 實用為主 美觀次要。

在此插播」一下。

牛津大學校區也是跟兩河流域」有關的(當然不是指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

這裡所謂 兩河」  乃是指牛津市西側的「味洽河Chatwell」與東側的泰晤士河」。

植物園有九個溫室 這些溫室,就就位於味洽河邊。

九個溫室之中  以蕨類 、   蘭花類 、 棕櫚類 、  仙人掌類最受歡迎。

因為  在溫帶的英國 想一開眼界 看到熱帶植物 就只能到這兒看囉。

在植物園入口附近有一座玫瑰花園  這是紀念牛津大學發明了盤林西林。

盤林西林對人類的貢獻 鉅大且長遠 。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8

 

植物園的對面抹大拉(Magdalen」學院。

抹大拉」是聖經人名。

典故來自「西門的餐宴」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

「西門請耶穌吃飯。
那城裡住有一個女人
女人名叫﹕抹大拉。
抹大拉是個罪人。
她知道,耶穌將要到西門家裡去。
於是 ,抹大拉也趕到到西門家裡。
抹大拉先把香膏裝在玉瓶裡。
她拿著玉瓶 ,站在耶穌背後。
想起她的身世, 不禁悲從心來。
抹大拉淚流滿面,哭倒在耶穌身前。
淚水,弄濕了耶穌的腳。
抹大拉用自己的頭髮擦拭了耶穌腳上的淚水 又用嘴親耶穌的腳。
接著, 又把香膏抹在耶穌的腳上。
抹大拉罪孽深重。
耶穌,何以接受她﹖
西門感到不解。
西門只心裡想著 ,並沒開口。
但是,耶穌卻開口了。
但是,耶穌先開口了。
耶穌對著西門說: 「我何以接受抹大拉﹖ 她現在已經不再不是一個罪人了。因為,她的罪被赦免了!」
西門問﹕ 「為什麼 我敬愛的夫子。」
耶穌答: 「因為,在抹大拉的心中,她的愛,比她的恨多。」
西門恍然大悟。
(
新約聖經﹔路加福音,第七章,第36~40)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19

 

抹大拉學院的學院區很寬廣 在牛津各學院當中,沒有一所學院能比得上

尤其是河邊步道、 樹林公園 、 迴廊 、中庭 、大草園 更是享譽英國

這些美景均需付費參觀 (週遊券僅限於夏天販售)

抹大拉學院創辦於1458年,創辦人是大法官、 溫切斯特郡(Winchesster)主教「韋恩佛李特(Williaim  Waynflete)

抹大拉學院鐘樓是牛津大學的陸標,它興建於十五世紀

在十七世紀,抹大拉學院採棄王保教的政策

所謂棄王 就是「放棄詹姆士國王﹔保教,就是「保護天主教」。

大概是太熱衷政治,到了十八世紀,抹大拉學院的學術水準降低了

 因此,  羅馬帝國興亡史的作者吉朋(Edward  Gibbon)宣稱 ,  他在抹大拉學院的兩年期間(1752~1753) , 乃是他人生中最散慢 、最蹉跎光陰的時期

可能由於吉朋是歷史學大師,   一言九鼎 抹大拉學院對學生的要求,轉為嚴格

此後,抹大拉學院就人材輩出

19世紀劇作家王爾德(Ooscar  wilde)   愛得華八世( Edwards  VIII  ) 、 貝特吉曼爵士(  John Betjeman ) 20世紀的摩爾(Dudley  Moore)等, . 都是世界級的名人

再者  ,抹大拉學院獨有的美感、寧靜,也極受世人喜愛

尤其春夏兩季 花開滿地 蝴蝶翩翩飛舞,更令人陶醉不已

 

返回到高街 過了皇后巷、  邏輯巷 在路的轉彎處有一棵篠懸木

這棵篠懸木在牛津也享有高知名度呢

在篠懸木的左邊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dge) 」。

有人認為它是阿爾弗萊德大帝( Alfred  The  Great871~899)創辦的是牛津最古老的 學院

事實上  大學學院的地皮雖然是英國皇家在1249年捐獻的

 但是 現有校舍卻是十七世紀才興建的

詩人雪萊 ( Shelley),是大學學院最有名的校友

 不過雪萊在1811年被開除

原因是雪萊在大字報發表無神論觀點

後來當雪萊30歲時在義大利溺斃

大學學院中庭有一塊雪萊紀念碑

雪萊之外 科學家莫怡勒(Robert  Boyle)與虎克(Robert Hook )也是傑出校友

他倆的事跡 刻在高街牆面的一面匾額上

(待續)

 

 

 

那是紀念科學家羅勃莫怡勒(Robert  Boyle)與羅勃虎克

(Robert Hook )的發明

 

 

牛津步行之旅 No 20

 

現在 咱們要走進皇后巷了

這是一條窄巷

在此 人人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牛津氣氛 」

皇后巷左邊,就是皇后學院

皇后學院成立於1340 但一長列美侖美奐的校舍是十七、十八世紀興建的

公元1700  名作家 狄福(Daniel Defor)寫道   皇后學院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大學

 校門口上方圓頂是豪克斯摩爾(Hawksmoor)設計的是仿義大利文藝復興款式的

傑出校友哈利(Edmond  Halley)

哈利故居在新學院巷 (即皇后巷盡頭)

 接著 請看右邊的埃蒙特聖堂學院(St .Edmund   Hall)

這學院暱稱為,又叫泰特堂學院(Teddy  Hall)

 年輕」,1957年才成立的

不過 早在1278  就有類似研究學會的機構存在了

在「埃蒙特聖堂學院」稍北  ,有一座教堂外觀的建築 

這建築物,原本叫「東方聖彼得教堂」 ( St  Peter – in the  East )

 現在,叫埃蒙特聖堂學院圖書館  ,也是早年研究學會的原址

埃蒙特聖堂學院校園不大 但深受遊客喜愛

從圖書館往前走幾步  請左轉

左轉後  還是皇后巷

巷子的右邊 是新學院

說是新太沉重 因為 新學院是1349年成立的

十四世紀 歐洲不幸發生「黑死病」

很多人說「黑死病」是「天譴」

有一位威克漢郡( Wykeham)富豪「威廉」就創辦了新學院

目的,是要栽培牧師和政治家

新學院最早設計出「中庭」校園建築

也是全世界「中庭」創意的先驅

富豪「威廉」辦大學 也辦小學

(待續)

 

 

新學院跟溫契思斯特

溫契思斯特是附設小學

這也是的富翁威廉創辦的

 

 

 

 

牛津步行之旅 No 21

新學院教堂以彩繪玻璃、新約聖經的「拿撒勒復活(Rizen  Lazarus ) 」 最有名

拿撒勒復活是雕刻家「葉普史坦茵(Epstein) 」的 名作

此外 新學院的合唱團也享譽世界

新學院校舍  是長方形的

中庭有兩座 第一座中庭的東北角,有一座塔樓, 名稱叫「防禦塔樓 」

第二座中庭叫「花園中庭」 隔著鐵門更裡面是一座美麗的花園

這花園外側(北面、東面) 就是古城牆

      早期牛津城的東北角,是以此為界的 

 城牆內 就是「城內」了(有點像台北市沅陵街城隍廟一帶的地理位置)  

花園有假山

這蘇州風的花園裝飾17世紀很流行

再稍稍往前 新學院教的「左鄰」就是「萬聖(All  souls)學院」了(創立於1438)

這學院不收大學生 只有研究單位及一座應有盡有的圖書館

 

沿著新學院巷往西走

現在 走到哈利(Edmond Halley)故居前面了

屋裡 有一座私人天文台

  這天文台一共使用了39(1703~1742)

走過了愛德蒙哈利故居一直走到底 就是牛街(Cattle  Street)

到牛街之前 請抬頭看  居然有一座空中樓閣

就是有名的嘆息橋

(1  :「拿撒勒復活」--新約約翰福音、11

名句:  白天不是有12小時嗎?

人在白天走路  就不至跌倒

因為   看得見這世界的光

若在黑夜裡走 就免不了跌倒

因為他沒有光

2  :勸人要有信仰  )

 

 

嘆息橋為哈特福特(Hertford)學院在19世紀興建的

外觀仿自威尼斯的嘆息橋

嘆息橋另外一頭是牛街(Cattle  Street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22

步上階梯過了門

 !

很壯觀喔

牛街東側有兩棟有名建築

面向寬街(Broad  Street ) 是「克拉倫能登大樓」(Clarendon  Building) ― 前牛津大學出版社總部

該出版社很有名

 因為牛津字典 、 牛津聖經 均風行海外

「克拉能登大樓」於從1711年開始興建   1715年落成

設計者「克斯摩爾(Nicholas  Hawksmoor」是伍倫(Wren)的得意門生

現在,  它是「玻德良」(Bodleian)圖書館的一部份

屋頂上有九座繆絲女神雕像

其中,有兩座是纖維玻璃做的(因原件毀損)

「克拉能登大樓」之南是玻德良圖書館 ﹔玻德雷安圖書館取名自「.玻德雷(Sir. Thomas  Bodley  爵士」的名字

玻德雷爵士不但是一位外交家 也是美爾頓學院評議會會員

1602爵士擴建玻德良圖書館

這座圖書館藏書多達五百五十萬冊

 以藏書數量來講 在世界上可說是名列前茅的

英國出版界有一慣例 : 新書一出版 就會把新書致贈給英國的六家圖書館  

而玻德良圖書館是六家圖書館之中的一家

以手稿、  善本書而言玻德良圖書館藏書的數目  僅次於倫敦的大英博物館

圖書館下方有地下通道 連通新舊圖書館 及「雷德克萊大廳堂」

不過不對遊客開放

連通玻德良圖書館的  是神學院(divine  school)大樓

  神學院是十五世紀興建的  功能為演講廳

神學院演講廳是公認的歐洲最美麗的一座演講廳 乃垂直歌德式建築的經典之作是也

伍倫爵士在北牆中間部位加了一扇門 ,形成隔間; 這樣一來校方在頒發學位期間 ,畢

業生更換禮服就很方便了

神學院演講廳二樓以上的部份  是韓福瑞公爵(Humfrey’s  Duke)圖書館

   此圖書館提供導覽團服務(三月中旬到十月導覽次數較多)

1602玻德雷爵士也整修了韓福瑞公爵圖書館,並加增了藏書

導覽團含十七世紀「大學評議會議事廳」

該廳為牛津大學的行政中樞

 英國內戰時  該廳曾為英格蘭國會開會的場地

 

在神學院(divine  school)大樓之北 是雪多尼亞戲院(Sheldonian Theater)

俗話說:「虎父無犬子 

伍倫爵士(Christopher Wren)是英國建築大師

他的的兒子小克里斯多夫也很有才華

子小克里斯多夫

1664-1668年之間 小克里斯多夫在牛津大學當教授時 模仿羅馬劇院蓋了雪多尼亞戲院

各種等重要活動  如入學許可 、學位頒授典禮  、一年一度的牛津大學創立紀念節

、頒發榮譽學位典禮活動  也是在此戲院舉行

戲院的內部裝璜都是木造的,美侖美奐,--令人嘆為觀止

天花板有32幅帆布油畫  ,  在在訴述說著人文科學的真理

這些油畫是查理二世宮廷畫家史崔特(Robert  Streeter)的作品

雪多尼亞戲院的頂  ,有一座圓頂 

圓頂上  ,視線遼闊,可看得到每一座牛津尖塔

讀者諸君   ,千萬莫錯過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23

 

再來是阿許摩琳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這是一座17世紀的美麗建築

是大師伍得 (Thomas Wood)的傑作

它在1683年開幕   存放崔迪斯坎特斯(John Tradescants)父子珍藏  

這個博物館也被視為牛津實驗科學的發源地

英國最早的化學教學時驗室也在這裡

崔特斯坎特斯的收藏品 包括歐洲說碩果僅存的古代巨鳥(dodo) 大部份都搬到新館了

新館-- 科學歷史博物館,是21世紀才完成的

 收藏品都是收首屈一指的  像早期科學工具 太陽晷  古代天體觀測儀

顯微鏡  手術器具  手錶   照相機  及化學器材  極品像愛因斯坦的黑板 及喬治三世御用的大型銀製顯微鏡

  沿著自己的足跡早走到牛街

然後  向右轉  妳現在已經站在雷德克萊廣場(Radcliffe   Square)

這個廣場  名氣最大的是「雷德克萊大廳堂」((Radcliffe  Camera)

這個廳堂的名子真長喔

  記得  最後面「 廳」這個字最重要

這個廳 是吉布(James  Gibbs)1737年開始設計的設計了十二年才完成

這個廳 是英格蘭第一座圓形的閱覽室

目的呢  是「玻德雷安」圖書館的服務功能之一

這個廳的地下室的藏書有六十萬本之多

接著  到了聖母瑪麗亞大學教堂了

開學期間禮拜天都有作禮拜儀式

1555年到1556年之間  拉提摩、利得雷、克郎摩等三位主教在這個教堂主持「異端邪說的宗教審判

聖母瑪麗亞大學教堂了的聖瑪麗亞塔也很出名 它與 雪多尼亞戲院圓頂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  在雪多尼亞戲院圓頂  以看塔為美有 而 聖母瑪麗亞 塔則以看屋頂為妹美  真可稱牛津兩絕了(不過  聖母瑪麗亞塔階梯真的很陡喔)

當你走進教堂後 看看門口聖母雕像  曾留下敲槍擊痕跡

內戰時 一位異議的「清教徒」一怒之下  開了槍

這位戰士 是  議會法規學家出身的 

牛津步行之旅 No 25

 

「雷德克萊大廳堂」 是吉布(James Gibbs)設計的。

  公元1737年開始興建  , 花了十二年才完成。

此廳為英格蘭第一座圓形的閱覽室。

( ﹕公元1801 , 蘇格蘭與英格蘭才合併為「英國」 )

此廳興建的目的 , 在增強「玻德雷安」圖書館的服務功能。

此廳的地下室,藏書多達六十萬本之多

「雷德克萊大廳堂」的南側, 是聖母瑪麗亞大學教堂了。

在開學期間每逢禮拜天這兒都舉行禮拜儀式。

在歷史上  , 這兒也曾是「異議份子 」的「法院 」。

1555年到1556年之間  , 拉提摩(Latimore)、利得雷(Ridley)、克郎摩(Cramer)等三位主教,在這個教堂主持「異端邪說」的宗教審判。

聖母瑪麗亞大學教堂了的聖瑪麗亞塔樓也很出名。

 它與雪多尼亞戲院圓頂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 ,   在雪多尼亞戲院圓頂 ,  以看「牛津塔樓」為美。

而在聖母瑪麗亞塔樓,則以看「牛津屋頂」為美

 因此, 雪多尼亞戲院圓頂與聖母瑪麗亞塔樓, 併稱「牛津雙明珠」

(不過,   聖母瑪麗亞塔樓的階梯 ,   真的很陡喔 )

當你走進教堂後,  仔細看看門口的聖母雕像。

看到沒 曾留下「三棵子彈」的槍擊痕跡。

這是英國內戰時  ,一位「異議份子 (清教徒)做的事 

他一怒之下居然開了槍。

這位戰士, 竟然是議會法規學家出身的

有人走累了喔

ok , 咱先在咖啡店歇會兒  , 也可買些點心吃吃。

 

教堂前 , 又是高街了。

向右轉先看到「銅拓中心(Brass Rubbing   Center) 」。

 同劍橋傳統一樣, 不到牛津銅拓中心拓一張文字  , 就不算來過牛津。

因此  ,循例進入拓一張文字吧。

拓字後,   往前走幾步路  ,就到了「布拉仙諾斯(Brasennose)學院」(1509年創校)

 這學院的名子,怪怪的喔。

”Brase” 這單字, “Brass” , 是有點相像。

 不過 , 只是鄰居關係兒已。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26

「布拉仙諾斯(Brasennose)學院」傑出校友有作家布肯(John  Buchan)  與高丁(Willaim  Golding)

此外  最有名的是景觀  居然是  一個門扣。

這門扣 跟現代人息息相關。

這門扣 乃是「貓頭的門扣 (Brasennose door- knocker)

「貓頭的門扣 」之所以聞名牛津 是因為它有著如木魚一般的效果。

  敲一敲 叫人不可「玩弄法律條文」不可「玩弄法律條文」哦。

 

「布拉仙諾斯學院」成立於1509  

1509年以前「學術廳 」已存在了三百年

這「學術廳 以法學研究最有名 

這些「學術廳 的法律學者  深深感嘆「玩弄法律條文者」的害人不淺。

  因此 在大廳門口 特別設計了這個貓頭「銅質(brazen) 」的門扣。

  藉以警惕來此學法律的人學成以後  勿「玩弄法律條文」。

 勿專門服務有錢人    會有報應的。

(在中世紀 貓頭 貓鼻子,都是迴避法律的象徵)

現在  「貓頭的門扣 」掛在布拉仙諾斯學院餐廳大桌後面。

 

              牛津步行之旅 No 27

 

緊鄰著「布拉仙諾斯學院」的 萬聖(All Saints)教堂

萬聖(All Saints)教堂位於特爾街 (Turl  Street) 最南端

特爾街的盡頭是高街( High  Street )

這兒有一家很有名的「米特」(Mitre )餐廳

以前是一家客棧

 內部的拱形圓屋頂是十三世紀的款式

二樓的客房 15世紀開始 就改裝成林肯學院的辦公室了

 

從特爾街北通「百老街」(Broad  Street) 中段則通「市場街」與布拉仙諾斯巷」。

市場賣吃的特別有名(但跟基隆廟口夜市不能比啦)

 其他像衣服、   鞋子、    手工藝品、    行李箱、    珠寶、  舊書店、    瓷器也都是應有盡有

市場街對面是「布拉仙諾斯巷」

此巷以古蹟自豪

這古蹟是  ……?

答案是:排水溝

讀者諸君 切莫竊笑

此排水溝非比尋常

蓋此排水溝乃牛津中世紀惟一留存下來的

「布拉仙諾斯巷」旁是林肯學院

作者唸大學時 同學間傳閱著一本勵志書「林肯外傳」

這本書是台大外文系林文漪教授翻譯的

譯筆一流 讀來讓人愛不忍釋。

大家都覺得 洋人品德的精髓  盡在其中矣。

(27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28

 

 

公元1865年某一天, 林肯搭波多馬克河女皇號船 , 返回華聲盛頓。

在船上,林肯向朋友朗誦莎士比亞的名劇「 馬克白 (Macbeth) 」。

其中,有一段,  林肯唸了兩次:

 

鄧肯已入墓 ;

Duncan  is in  his grave

 

在人生一陣 陣熱病後

After   life’s fitful  fever

 

他已熟睡

He  sleep  well

 

叛逆已下了毒手

Treason has  done

His  worst

 

 

Nor  steel ,

   毒藥

Nor poison

 

  奸僕

Malice    odmesric

  

敵國戰爭

Foreign  levy

 

以及任何事物

nothing

 

不能再傷害他

Can  touch him  further.

 

(Act  Three

Scene  2

Line  22~26

Macbeth)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29

 

 

林肯朗誦「  馬克白」五天後,不幸遇刺身亡。

然而, 他的信念:慈悲對人 、永無惡意

堅信真理  力守本份」,卻永留人間

走在林肯學院旁的街道時 林肯的名言在腦海浮起

想到林肯 就想起美國的民主

想到起美國的民主 就想起我國的民主

美國的民主一直是國人的美夢

這美夢 在林肯去世120年後  在台灣實現了

林肯是律師出身

  後來 努力向上 當上第十六任任總統

林肯擔任總統時 在我國是帝制(咸豐 同治兩位皇帝)

(按,林肯擔任美國總統的時間,為1861~1865年,即

清咸豐十一年 ~ 同治四年)

相信,  讀者諸君之中,心裡曾經懷著對民主的憧憬  選出了我們的總統

當初  我們是多麼驕傲。

當初  我們是多麼充滿信心。

可是 根據這八年來的事證看來 我們心碎了!

我們被出賣了

何其不幸的是 清朝已結束有九十餘年了;

 可是 皇帝的幽靈居然還在

因為  票選的總統居然擁有皇帝的實權

我們竟然選出了一位皇帝

而皇帝身旁 又有一位慈禧太后

更不幸的是 這位皇帝總統  竟然是律師出身

這位皇帝總仍堅持法律不適用於皇帝身上

審判皇帝 審判慈禧太后 就是不愛台灣啦

 

 慈悲對人

 永無惡意

堅信真理

力守本份

這些美德 只出現在台灣老百姓身上

台灣善良的老百姓勤勤儉儉、納稅;

卻一直受這位皇帝總統糟蹋至今

我們甘願嗎?

我們甘願嗎?

我們甘願嗎?

(待續29)

 

 

 

牛津步行之旅 (No.  30)

 

林肯學院是林肯郡主教「 佛列明Richard  Fleming   1427年創辦的

當時, 異端邪說「肆虐」牛津

「佛列明」主教於是辦了這所學校,以對抗異端邪說

林肯學院的傑出校友是衛理公會派創辦人「衛斯理John  Wwsley

1726年,衛斯理入選牛津大學評議會的評議委員

衛斯理原辦公室, 現在已成紀念館

   每天下午兩點到傍晚五點,可進入參觀

「萬聖教堂」是林肯學院的芳鄰

1896年到1974年之間,萬聖教堂香火鼎盛, 榮登牛津市禮拜堂之所在

1975年後, 它變成林肯學院的圖書館

 

 

在「布拉仙諾斯巷」(Brasenose Lane)北側的,是「艾克澤特(Exeter) 」學院

艾克澤特學院成立於1314

艾克澤特學院的餐廳是十七世紀興建的 , 內部結構很出名

其一 , 是屋頂:懸樑式的

  木頭是白楊木  ,來自西班牙

其二  ,是屏風

 屬於雅各賓風格 , 華麗異常

艾克澤特學院的小禮拜堂也很有意思

它是19世紀模仿巴黎聖夏佩教堂(Sainte-Chapelle)興建而成

建築師是史考特(Gilbert Scctt)

小禮拜堂裡面有模里斯(WIilliam  Morris)的織錦繡

模里斯與瓊斯(Edwards Burne–Jones)都是艾克澤特學院1853年的畢業生( :尼瓊斯是前拉斐爾美術風格的評議委員)

到了二十世紀,艾克澤特學院的又出了名人:電影鉅星李察波頓、文豪托爾開恩( J. R. R.         Tolkein  )

李察波頓是豔星伊莉莎白泰勒的前夫

托爾開恩就是暢銷書「魔戒」的作者,又是盎格魯撒克森學院的名教授

 

艾克傑特學院的東側,是耶穌學院

耶穌學院創立於1571

耶穌學院有「兩多」一是威爾斯學者多,二是珍貴手稿多

 

如十四世紀「黎活寇奇(Llyfr  Coch」 、 「 何吉斯特(Hogest) 」的「紅書」(Red  book)

這兩本書  ,乃威爾斯的傳奇文學與愛情文學的代表作

著名校有友有「阿拉伯的勞倫斯( T. E. Lawrence  ) 」, 前首相 威爾遜 (Harold  Wilson  )

然後,沿著特爾街(tTurl  St.)   向北走到百老街 (Broad  St )

迎面而來的  ,是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dge)

( 註:三一 三位一體  - -聖父 、 聖靈、 聖子三者,是一種整體 」;

真理 、 公義(聖靈),基督耶酥(聖子) 都是上帝的化身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31)

 

三一學院的前身是德爾翰(Durham)學院 (成立於1286)

德爾翰(Durham)學院專攻神學; 後來 ,被亨利八世頒令改名

三一學院最負盛譽的建築,  是禮拜堂

它興建於十七世紀末

禮拜堂的木頭鑲板與波普紀念碑 極為精巧、細緻,  號稱「鎮堂雙寶」

三一學院的傑出校友有紐曼大主教(Cardinal  Newman).克拉基爵士(Sir  Kenneth Clarke)   、克勒布斯爵士(Sir  Hans  krebs)

紐曼大主教,是當年叱吒風雲的「牛津運動」領袖

  克勒布斯爵士,則是諾貝爾獎生物科學類得主

 

三一學院的西側,有一家書店 ,是愛書人耳熟能詳的。

這家書店  。就是「黑泉書店」(Blackwells)

舉凡一個偉大的城市,都會有一條書店街

台北火車站附近, 有一條書店街, 這條書店街,就位於重慶南路(一段)。

莘莘學子進出重慶南路 ,終年人潮洶湧。

這是台北人的驕傲。

牛津也有一條書店街, 位於 百老街 (Broad  St )

在牛津的書店街之中,「黑泉書店」是最有名的一家

「黑泉書店」成立於1879

 最奇特的是 它的店面不但有地上的, 也有地下的

地下的部份 ,名為「諾菱頓書屋」(Norrington  Room)

按照牛津的傳統說法:到了牛津 不到「諾菱頓書屋」,也是如同沒來過牛津一樣

所以  讀者諸君 ,「諾菱頓書屋」,一定要去喔

「諾菱頓書屋」的原址,本是一座史前洞穴

洞穴十分廣袤, 東邊可到達三一學院校本部

 也就是說 逛啊 逛啊,  會逛到三一學院「洞穴樓」(kettle building)的下方

「諾菱頓書屋」除了結構奇特以外, 更以「太陽下有的書 本舖都有 (限學術性書籍) 」這句話「掛保證」

光是這句話 就使得全世界的書癡,絡繹於途

(待續)

 

 

l

牛津步行之旅 (No.  32)

 

三一學院的東側是巴里歐(Ballio)學院 

它成立於是1263

 創校辦人是巴里歐(John  Ballio)

 創校理念,是「苦行贖罪」

專門供窮學者攻讀學位, 這種情形維持了好幾世紀了

學院外觀以維多利亞式建築為主

巴里歐學院在十九、二十世紀 ,人才輩出

十九世紀的傑出校友有詩人阿諾德「(Matthew  Arnold)、史溫柏爾尼(Swinburne)、霍普金斯(Gerald  Manley  Hopkins ﹔政治家居爾戎(Curzon)、葛雷(Grey)、 阿斯奇斯(Asquith)

<按,  牛津夢境一般的尖塔典故,來自阿諾德的名作「酒神手杖」>

 二十世紀的傑出校友有: 作家朱利安(Julian)、科學家 赫胥黎(Aldous  Huxley) 

葛琳尼(Graham  Greene )、 普威爾(Anthony  Powell)  、秀特(Nneville   Shute)、馬克米蘭首相(Prime  Minister  Macmilliam)、奚思(Edward   Heath),及政治家希列伊(Denis    Healey)、真金斯(Roy  Jenkins)﹔還有,挪威國王奧拉夫(King  Olaf)

從巴里歐學院走過百老街南側,  是牛津故事館(The   Oxford  Story)入口

牛津故事館最有趣的是那一張機械桌

透過畫面,回朔多采多姿的歷史大事

神遊歷史  成人可聽瑪格奴森(Magnus  Magnusson)的錄音旁白

小朋友則聽瑪列特(Timmy  Mallett)的講解

  得花上一個鐘頭喔

 

, 接著往東走,到了玉米市場街交叉口

在西南角落左邊,有一座的「撒克森塔(Saxon Tower) 」,已經有八百多年

的歷史」是牛津最古老建築物

古時候,這座塔,是牛津的「北門」,牛津城牆的一部份

(我懷念起台北市的「北門」來了)

由於這個緣故   聖馬可(St. Michael)教堂前   , 就加上「北門」兩個字

 轉回頭, 往北走, 來到抹大拉街(Magdalen  St)

這座塔,曾經是城牆的一部份

它也是聖馬可(St. Michael)教堂的北門

 轉回頭, 往北走, 來到抹大拉街(Magdalen  St)

在這條街右側 , 有一座烈士紀念碑

是史考特(George  Gilbert  Scott)設計的

話說公元1556年時  都鐸王朝信奉舊教(天主教)

   當時 有人倡導新教   當局不容

 因此 ,有位新教領袖被處以火刑

  後人在新教領袖遇害地點 興建了這座烈士紀念碑

<註  : 三位新教領袖為拉提摩(Latimer)、里德列(Ridley)、克朗摩爾伊(Cranmer)

 

從紀念碑左轉, 是比蒙特街(Beaumont   St.)

這條街 ,有兩個知名景點:  藍道夫旅館(Randolph  hotel)、 泰勒研究院(Talor  Institution)

泰樂研究院是世界知名的現代語言教學的研究機構

泰樂研究院的東側   是「阿席摩蓮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博物館館內   ,擁有許多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若從紀念碑往北走,就是聖吉爾街(St.  Giles  St.)

聖吉爾街,是 聖約翰學院(St.  John)的所在地

提起聖約翰學院,讀者諸君可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沒錯,咱淡水附近也就有一所聖約翰(科技)學院

不過,兩者無隸屬關係

.

 

聖約翰學院四周都是花園 , 環境極為優雅

除了環境優雅 , 聖約翰學院的學術研究單 , 也是英國最完備的

名校友有郝斯曼  (A.E.  Houseman)   阿米斯( Kingsley  Amis)

在聖約翰學院對面, 是聖十字架學院 (St.  Cross)

聖十字架學院不但規模小 , 也比較年輕  , 是1965年成立的

聖吉爾街底有一座聖吉爾教堂

教堂西側是 「 吳德史德克街(Woodstock    Road)」,東側是

「班伯瑞街(Banbury Road)

在這個區域內, 學院林立

 有聖安妮(St.  Anne).學院、聖胡斯((St.  Hugh’s )學院、瑪格莉特女士(Lady  Margaret)學院  及珊摩薇拉(Somerville)學院

(待續)

 

 

牛津步行之旅 No. 33(完結篇)

 

更特別的,這五所學院,都只收女生

來,  加快腳步

女士小姐們注意囉。

 在聖吉爾教堂東側,有一條「小克拉倫頓街(Little  Clarenodn   St).

  這條街 ,是名店街

令人大開眼界喔

這條街,珊摩薇拉學院(Somerville)所在地

這所學院是英國第一所提倡女子高等接育的學院

真可謂:「名垂青史, 厥功甚偉。」

著名的畢業生 :  謝爾(Dorothy  L  Sayer)、印度甘第夫人(Indrira  Gandhi)

 

在「珊摩薇拉學院」南側,是牛津大學行政中心

這一帶  是行人徒步區 

在牛津大學行政中心正前方  是綠意盎然的威靈頓廣場」。

(威靈頓公爵是前牛津大學校長的名子)

廣場中四周,儘是一幢幢優雅的十九世紀建築

這些的美麗的建築, 大部份是牛津大學的產業

威靈頓廣場右側南方,是聖約翰街

街旁的房子都是平頂屋,是西班牙式的

聖約翰街的盡頭是比蒙特街

在比蒙特街的西南角落 , 咱們看到了牛津劇場(Playhouse Theater)

它可是很多明星的搖籃喔

俗話說 :「天下 無不散的宴席。」

「沃榭斯特學院」(Worcester)是咱們牛津步行之旅參觀的最後一所學院了

請準備好照相機喔

離開牛津劇場 ,從比蒙特街的向東走到底 , 就是「沃榭斯特學院」

出名的校友有:摩多奇(Rupert Murdoch)及薩茵斯柏里

(John  Sainsbury)

 

這所學院的校舍 , 有舊的,  有新的

既有中世紀的茅草屋, 更有超現代的「撒茵斯柏里大廈」

但, 所有校舍, 都位於花園之中

花園內,花木扶疏,廣達26英畝。

花園北邊, 有一座湖泊

湖泊的北邊, 有一座板球場

(板球場的場地全部是綠色草坪)

泰無晤士河,緊貼著花園、湖泊、座板球場東緣

泰無晤士河,以一種優美的弧度,  從花園、湖泊、座板球旁場東緣,  緩緩流過

像在演奏一首無言的交響曲。

河面上, 數隻天鵝,徜徉其間

天鵝有黑色的 , 有白色的

而泰晤士河的顏色 ,竟然是藍色的

此情此景 ,讓人產生一種錯覺…..

這不就是天堂嗎 ?

徜徉其間

 這美景 ,使人心礦神怡

真的

這美景  , 讓每個團員,  都捨不得離去

 

 

沃榭斯特街西糙側,是「格羅西斯特公園」(Glouscester  Green) 

「格羅西斯特公園」前面, 是觀光局

咱們又回到起點了

聽說,今晚上,美爾頓學院的草坪要表演出「奧賽羅(Othelo)

(莎士比亞名劇)

Vincemt 非一賭為快不可

 因此 ,要趕快進觀光局買票了

以後,讀者諸君,若要重遊牛津,或有親朋好友,要來牛津自助旅行  ,請向牛津導遊協會洽詢一下步行之旅的資訊

(  按,牛津導遊協會每天辦三梯次「步行之旅導覽團」

時間各為:早上十一點、中午一點 下午兩點

電話 : 01865 726871

另外 ,還有鬼故事之旅、偵探小說之旅、 愛麗絲漫遊記之旅 ,令人流連忘返)

 

-The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rcules125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